碎碎念

莫莫第一次看电影

看的电影是 巧虎大飞船历险记

从莫莫七个月开始定巧虎,去年满两年了又续订了两年,最近一期的 DVD 末尾就有推这个电影了。在公司里某天 HR 同学问我说我家娃能不能看电影,说怎么想起来问这个,说弄到巧虎这个电影的首映场,但是她没注意时间跟他家娃的围棋课冲突了,我说担心莫莫可能坐不住,那边各种怂恿说没事的总有第一次的,这个看着似乎对小朋友更友好,于是就这么愉快的弄了票过去,因为我们确定能不能去花了比较久,等换票时看只有第一排了,给小朋友也选了位置坐在爸妈中间

首映场在西湖文化广场的新远国际影城,一个以前从来没去过也没关注过的影城,西湖文化广场倒是带莫莫去自然博物馆去过两次,时间是下午两点到三点半,感觉略尴尬,这个点很多小朋友不是午睡没睡醒,或刚睡起来怎么赶过去。不过我们家这一只在家都不午睡的,刚好上午就过去,逛逛自然博物馆然后吃个饭就可以去看电影了

按首映场约定提前二十分钟到影城,换实体票,领加油道具(一个纸卷话筒),还拿了贴纸小礼品,按巧虎 DVD 里预告的情况,会有人偶上台互动,所以进去后看坐第一排也还好,不是 IMAX 也没有那么仰着看的问题

可能照顾是儿童场,开始前没有任何广告,直接就龙标播放了,一开始有一小段电影自己的观影注意事项,比如全程不会关灯,只是把亮度稍微调低了点,不限制说话啥的,中间还有需要互动的环节(前面那个话筒有用了)。也不像一般的电影开场直接讲故事,这边开场前还有出场人物介绍(主要都是巧虎各种系列里一句出现的常规角色),给一个剪影和介绍,让猜是谁,鼓励大家拿起话筒一起喊出角色名字,这个环节莫莫的互动感还挺好的

电影进入正题后出现第一次反派角色,大概二十来分钟时,莫莫开始坐不住,先幽幽的说「我害怕」,一开始爸妈想是不是灯有点暗或怎样,说抱着你一起看不害怕的,然后莫莫还是控制不住的哭闹起来,一直说「我害怕」,为了安抚情绪和不影响其他看电影的小朋友和家长,和妈妈一起把莫莫抱到影厅外面坐下,给吃了点小零食和酸奶,不过情绪一直没缓过来,后面爸爸抱着在后门处看了一下还是闹着要回去,确认好回家的话就没得看了还是要回家,只能悻悻的回来(爸爸妈妈都还想看完的呢 XD)

回家路上在车上很快睡着了,估计除了电影冲击力,这个时间要求好好坐着是容易闹觉,可能下午再晚点的场次让小朋友睡过再来可能会好一点?

等晚上吃过饭在家各种嗨时,又会突然冒出来高兴的大喊「卡比是个大坏蛋!」,就是看电影时引起哭闹的那个反派角色名字,这,小朋友你那时候可是闹着要走,真的是被大坏蛋吓到的关系么?但是现在这个情绪明显是很兴奋的啊,爸爸妈妈继续怨念没有看完电影

恐龙专家

男孩子们的爱好里,车和恐龙应该是两大主流,我们家莫就走上了恐龙这条路

最早应该只是某些绘本或碰碰狐的英文儿歌里有出现恐龙,以及一部叫恐龙列车的动画片,然后是去书店看书有看到恐龙书,后面就一发不可收拾,在家需要各种看恐龙的动画片和科普片,都能自己熟练的找到妈妈的 iPad,麻溜的解锁打开爱奇艺从播放历史里找自己之前看过的,还特别沉迷看各种恐龙打架的模拟,去书店一定要把各种恐龙书都找出来看一遍,现在家附近几个小朋友能去看书的地方,哪几本恐龙书有什么内容爸爸都能背下来了

带来的结果之一是经常喜欢学恐龙嗷嗷叫吓唬人,说我要把你吃掉

另外的结果就是真的成了恐龙专家,要买各种恐龙的绘本和书,知道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区别,认识各种恐龙,属于什么分类,书上一翻出来立马就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妈妈买过一套十本的恐龙书,上面似乎就没有不认识的了,估计得有小一百种了?好多种爸爸妈妈都还分不太清呢(手动捂脸

去年十一前妈妈和伯伯带着去过一次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现在也心心念念要去看恐龙骨架,周末爸爸带着去,果然还是有不少,但是其实也只是自然博物馆其中一层的一小部分,而且好多变成骨架后就不好分辨了,只有一些有特别显著特征的才好认识,不过小朋友还是很满足啦

莫莫三岁

三岁生日都过了好久才来写这篇,因为感冒咳嗽弄了快一个月,去体检就拖了大半个月,身高 94cm 体重 13.0kg 还是稳定在 15 到 30 分位之间徘徊,一直怨念没生病前好像都有 14kg 了,小毛病弄弄还是吃不胖

现在大了会自己表达后,带娃的很多时候就简单很多,至少他的诉求不用只靠猜。另一面因为自己有各种主见,有时候想哄住也需要更多的技巧

就说感冒咳嗽弄的比较厉害后,还是打算带去医院看看,坐上车一出小区发现方向不对,立马抗议「我不要去医院」,不过其实又还好,等到了那边,问诊什么的还能配合,听诊器过来都咯咯笑。对于打针抽血还是各种怂,事先各种不要,闹情绪扮可怜能用的招都用上,但是完事后又要装坚强,「我不怕打针的」

说到嘴硬,现在还是各种小男子汉的风格,事先各种不要不要,等过了那阵其实自己也能接受后,又不好意思反悔,这时候就需要等人给台阶下了,比如早上有起床气,会说我不要出去玩,等缓过去后再问他要不要出去玩,还是会弱弱的哼哼「我就是不要出去玩」,但换个问法「我们去小游乐场玩滑滑梯吧」,立马就会很高兴的说「我最喜欢玩滑滑梯了」

例行的吃喝拉撒睡的记录。吃现在很多东西都和大人一起吃了,已经有一些特别的偏好,比如土豆丝、茭白、豆腐干,对于鸡腿也还是持续的热爱,只是让莫莫妈妈又没得鸡腿吃了。每天一盒酸奶也变成了例行的安排,晚上睡前会要求一瓶配方奶,一般是 200ml,早上醒来前再喝一瓶 200ml 或 150ml 的配方奶,上午下午不定期补一些小零食和水果,有一段时间下午两三点还会主动要求喝奶,后面还是稳定改成酸奶。吃东西可以自己动手,奶瓶自己抱,喝水啥的只要不是自己玩疯了,还是知道渴了喝水,自己抱吸管杯自己打开喝。家里说还是让他戒奶瓶用普通的杯子喝水喝奶,但是小朋友睡前的这一口瘾还是奶瓶才止得住,有跟大人一起喝纯牛奶,但是没有定时定量,主要还是他看到我们喝和自己要求喝也每个准数

白天撒尿拉臭都会主动说,彻底摆脱尿不湿和拉拉裤,自己还不会在撒尿拉臭时脱穿裤子,可能也跟我们一直有去照顾帮忙有关。在家拉臭用小马桶,会要求照顾的人帮按着小鸡鸡免得尿腿上。晚上睡觉还是穿拉拉裤,早上有时候看也并没有尿,但不稳定,还是先穿着吧。不愿意在外面拉臭,憋可能也要憋回家,或者一般都在家拉好过才出去,现在一般都是稳定的早晚各一次

在家时不午睡,偶尔有过两次自己睡了的,但发现真的只是偶尔,并没有成习惯,不过周末带出去玩,下午坐车回去多半还是要睡一下,但是到楼下停好车抱回家时醒了就又不会睡。晚上习惯性的九点左右喝奶,然后床上要求读书讲故事或自己滚滚滚,一般得十点后才睡着,早上不喊的话还是八九点才醒,如果叫的早了还是会有起床气

数数现在能比较正常的数到 20 往上,少于五个的现在多半不挨个数而是直接报结果,往上数还是没耐心一直数下去,中间总会走神给数乱掉。逻辑倒是一等一的好,各种理由一套一套自圆其说没有任何问题

之前被爸爸各种玩的木质火车轨道现在自己也可以玩起来了,一些细节需要帮忙而已

莫言莫语 7

其实小朋友还是长的很快的,特别是脑力发育,最近偷懒没有写 blog 记,发现在手机上零零散散记的片段关键都好多了,而且,有一些现在感觉又没有那么激动了(果然长太快嫌弃更小时有点弱?)

大人不可以吃的

小馋猫各种贪吃,贪吃就算了,对某些分量不多的看只剩一点了特别护食,发觉有大人盯着想要,或逗他说给我吃一点好不好,立马很严肃的来这么一句

我会骂你的
我会打你的

某段时间对于大人的反抗就是这样,会严肃的跟你这么说,如果真生气了也确实会打一下,不过更多时候都只是警告,而大人这时候都是被萌到笑翻,并没有怎样

打人是不对的,骂人也是不对的

遇到他说会骂人会打人或者真的有打人时,会跟他讲打人不对骂人也不对,然后这个娃就经常这样反过来教育大人严肃提醒

男孩子跟男孩子睡,女孩子跟女孩子睡。爸爸你跟我睡,bebe 你去跟妈妈睡

跟他讲了男女有别,这娃有时候想黏爸爸,到晚上洗漱好准备睡觉时就会这么要求,也是让人笑的不行

那我的老婆呢?

续上,跟他讲爸爸和妈妈睡是因为老公和老婆一起睡的,这娃很自然的就接上来这么一问。呃,我也不知道你老婆在哪,这个以后要靠你自己了

你放一点白糖吧

早上喝粥,爸爸喜欢用小鱼干当浇头,伯伯喜欢加白糖,看多了等伯伯端碗出来时,会主动建议下

你怕辣吗?

续上,有时候会问伯伯为什么不吃小鱼干而放白糖

你是湖南人吗?湖南人不怕辣的

续上,伯伯说我怕辣不要吃小鱼干时,这娃立马又开始教育作为湖南人不要怂

爸爸你的老婆是谁呀?
是我的妈妈!

现在对于家庭成员关系的各种转换要清楚和熟练很多了,晚上陪他睡觉玩时这娃精力充沛还是会自问自答各种嗨

你老婆来了

续上,爸爸在房间里哄睡时,妈妈推门进来看这娃是不是还在嗨,这娃抬头一看立马淡定的告诉爸爸

梁咏琪 C’est La Vie

各个音乐平台都没有好的分享方式了,QQ 音乐连 Web 端搜索浏览都各种受限,只能先给单曲链接 梁咏琪 – C’est La Vie

想到这首歌是因为前两天下班跑去洗车,还惊奇怎么洗车店人这么少,都不用排队的,然后到家晚上就听到外面在下雨,正是这首歌里唱的

刚洗完车通常就下雨
要找的人他常常没开机
难忘的人总是忘了你
别介意 这是定理

果然这才是人生啊,C’est La Vie 应该是法语「这就是人生」,好多歌手都拿这个做过歌名

至于梁咏琪,则是另一个有念想的故事,感觉大众对她的印象应该都还是「胆小鬼」和「短发」两首歌?或者熟悉一点的再加上「花火」「中意他」「透明」?老实说梁咏琪作为歌手并没有太多特别的,更像是港台娱乐工业下批量生产的其中一员,有一些小清新小伤感,高妹这个外形定位有助于提升辨识度。但是,架不住某只喵喜欢她,所以也爱屋及乌去听了挺多梁咏琪的歌,也这样才能知道这样应该算小众的歌词

说远一点,在上高中开始听流行歌曲后,听梁咏琪比较多也比较耐听的应该也是《透明》这一张专辑,里面我喜欢的比例高一点,后面包括魔幻旅行、我想我唱、归属感里面,也都只是能有那么一两首可以一直听下去,再往后,似乎就是《顺时针》这一张精选集的好歌率高一点

09 年去香港,在理大呆着时才突然发现校友里也有 Gigi,仔细看了下应该比较偏职业教育,而且也几乎没有从事过专业相关的工作。不过对于正经学历高一点的艺人,整体的印象还是要好很多,不是看不起下九流,而是正经上学,确实还是要知书达理很多

都忘了 04 年夏天去武汉,然后回去时带给喵的到底是哪一张,确认过发行时间,再看看好多年没听的歌词,确认应该是《归属感》,再摘录里面《只是因为爱你》的一段

只是因为爱你
可以回答所有的怀疑
只是因为爱你
所以付出所有不在意

郝云 活着

郝云的活着,其实也很有段时间的歌,最近在上班路上听到,很喜欢,单曲循环了,也刚好是大部分人的心境吧

各种音乐平台都不支持往外挂播放器分享,只能找到 B 站了,刚好也看到了这个官方 MV,更好诠释一些内容,但也缺了没有画面时自己的那段想象

活着 – 郝云

词:郝云
曲:郝云

每天站在高楼上
看着地上的小蚂蚁
它们的头很大
它们的腿很细

它们拿着苹果手机
它们穿着耐克阿迪
上班就要迟到了
它们很着急

看 QQ 音乐下的评论,有人表示「我就在上班路上,就要迟到了」

我那可怜的吉普车
很久没爬山也没过河
它在这个城市里
过得很压抑

虽然它什么都没说
但我知道它很难过
我悄悄地许下愿望
带它去蒙古国

想起自己买车,或买很多东西前,都觉得自己会怎样怎样,最后也并没有怎样怎样。我那辆美利达的山地车,也就在北京陪我出过几次远门,大行的折叠,都吃灰好久了。过年买的大疆 Mavic Air,也就在小区旁边的小公园飞过几次,加起来能有半个小时?

慌慌张张匆匆忙忙
为何生活总是这样
难道说我的理想
就是这样度过一生的时光

不卑不亢不慌不忙
也许生活应该这样
难道说六十岁以后
再去寻找我想要的自由

上学时会说你大了就好了,上大学就好了,工作了就好了,有娃了就好了,其实,也并没有,该追求的,现在不做,以后多半也不会做的

一年一年飞逝而去
还是那一点点小积蓄
我喜欢的好多东西
还是买不起

生活总是麻烦不断
到现在我还没习惯
都说钱是王八蛋
可长得真好看

喜欢的很多东西买得起了,可能就不再喜欢,或者过了那个趟。想起来自己以前想着要 Walkman,想要 PSP,后来等自己能买得起时,可能又没时间,或者又没那个心境去折腾去玩。跟《我想去桂林》里唱的一样,有钱时没时间,有时间的时候没有钱

慌慌张张匆匆忙忙
为何生活总是这样
难道说我的理想
就是这样度过一生的时光

不卑不亢不慌不忙
也许生活应该这样
难道说六十岁以后
再去寻找我想要的自由

#

我不想这样活着
我不想这样活着
我不想这样活着
我不想这样活着
我不想这样活着
我不想这样活着
我不想这样活着
我不想这样活着
我不想这样活着

这一段念叨其实还挺有意思的,有评论说像念经,但也有评论说这段念的反倒能平静下来

慌慌张张匆匆忙忙
为何生活总是这样
难道说我的理想
就是这样度过一生的时光

不卑不亢不慌不忙
也许生活应该这样
难道说六十岁以后
再去寻找我想要的自由

#

其实我也常对自己说
人要学会知足而常乐
可万事都一笑而过
还有什么意思呢

知足常乐是没错,确实都一笑而过那又有什么意思呢。想起老爸,算是知足常乐的心态,很多事情无牵无挂不争不恼,但现在看有挺多事情也还是会在意。要知足常乐,也还是要努力要争取吧

莫言莫语 6

小朋友快三岁了,好久没记,其实好玩的事情超级多

好吧
不好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回答好或不好都要加一个「吧」,听起来就特别的客气,有商有量的。「我们出去玩吧」「好吧」,「我们回去了好不好」「不好吧」

我喜欢亮亮的,我不要黑黑的

晚上不想睡觉,不让关灯

我喜欢黑黑的,我不要亮亮的,我还要睡觉

早上不想起床,要睡懒觉不让拉开窗帘

晚上不太好吧,晚上没有月亮不太好

过年时说现在还没到元宵节,晚上没有月亮,小家伙就开始掰为什么不喜欢晚上

亲我。这边

过年期间带莫莫出去玩,抱着他在电梯上会开玩笑让他亲亲爸爸,亲了后会要求爸爸来亲亲他,这边亲了要换一边再亲一口。坐一层扶梯能从下面一路亲到上面,看的爷爷都笑死了

不许走!

因为妈妈过年期间医院要值班,所以是叫爷爷奶奶过来过年了,小家伙经常也会来一句「我很想回湖南老家的」,等到爷爷奶奶要回去的时候,直接堵在门口,大喊不许走

看侏罗纪吧,我不怕的,我会保护你的

小男孩对恐龙还是有各种热爱,妈妈给看过一点侏罗纪公园后,就老缠着还要看,跟他说恐龙太可怕了,他表示我不怕的,会保护我们的,然而实际看到恐龙比较恐怖的画面时还是会害怕,紧紧抓着陪他看的人的手。小朋友还是嘴上说说啦,还是要搂着看好好给他安全感的

吃完饭喝果汁吧

家里没人喝酒,过年的时候给大家喝果汁,小朋友尝到甜头后就一直惦记着了,跟他说吃完饭才可以喝,等下一顿才开始吃时,想起来这事立马先约定一下

我已经慢慢慢慢长大了

小小的人儿偶尔不让叫他「莫莫」了,会说「莫莫」是我小时候的名字,我现在长大了我叫 ***,问他你什么时候长大的呀,会很正经的如是说

你再放高点我就拿不到了

小朋友看书是挺爱看书的,不过也很喜欢把各种绘本丢的满地都是,然后拿书的时候还会顺着电视柜往上拿到不想让他无限制吃的饼干糖果啥的,某天回去一看「莫你怎么又把糖拿下来了,我放那么高你都拿得到?」,小家伙抬头一看,往上再指一格,很认真的建议

顶级工匠都在干掉行业内的低端从业者

最近做一个项目推动,期望是让设计师和开发人员之间可以用大量共识去快速推动新业务的开发上线,就是各种前端规范和组件,终极目标是希望产品人员直接原型给到开发,开发就可以根据已有的规范组件直接实现出来,而不需要设计再去设计页面交互等

其实想想,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参与的设计人员,是需要更高的抽象能力和把控能力,来促成这一项目完成,在完成后,就是让各种美工级别的同事没活干。推广一下,在工匠这个范畴内,顶级的从业者都是在不断的演化技术和能力,(在事实上)不停的干掉低端从业者,在对行业外人员提供更简单的应用的同事,抬高行业门槛

比如程序员和架构师,一直在发布更简单易用的开发语言和开发框架,后续的从业者要么是框架开发维护人员,要么就是产品人员整理好需求就可以直接产出结果,低端码农,只管从详细设计到实现的这一个层级,会被彻底干掉

比如设计师,在标品里提供设计规范,从而可以让产品原型直达开发人员,只要按规范直接产出就能有不错的界面效果,干掉切图仔和低端美工

比如历史上的打字员,在输入法各种改进后,人人都能轻松输入(拼音、语音 etc),整个职业直接消失

还有流水线工人和机器人应用,还有快递外卖和无人送货,等等等等

大道至简

上年纪了就喜欢各种絮叨,开始给小朋友们灌鸡汤。当然,正面一点的说法是慢慢的也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开始归纳总结下人生经验

技术做久了,也经历那么多项目和需求,最后发现,还是大道至简。凡是能简单搞定的事情,就不要搞复杂了。做复杂了做的成本要高很多,用起来的学习成本和推广成本也要高很多,而且复杂后出问题的概率也要高很多

当然,怎么把复杂的问题拆解归纳,将其简单化,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能,在技术圈,面对源源不断的精力更旺盛的年轻人,这才是年资长的人的立身之本

大道至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无招胜有招。很多这样的武侠精义说的其实都是类似的观点

莫言莫语 5

爸爸你不要去上班了,妈妈去上班赚钱

早上不想爸爸走,但是不够啊

妈妈你是在当医生么

跟在上班的妈妈视频,看到妈妈穿着白大褂

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晚饭后说拿个橘子来给他吃,刚起身去拿,小馋猫就开始务必期待

你没有带快递么?

经常回家的时候会带着快递(特别是给莫莫的玩具啥的),小朋友经常看到爸妈回来两手空空,就会略失望下

你帮我剥开下

自己开门,自己找到放零食的纸盒子,自己拆包装,到最后铝塑包装撕不开了就会巴巴跑过来要求拆

我还要吃维生素!

按科学喂养每天补充维生素软糖,一天一颗,但是似乎这玩意儿味道还挺好的?有个娃总还想着多吃,经常还会闹着要。最近一次已经学会自己按住盖子拧开了。不过,这个要按住盖子才能拧开的设计,不就是防小朋友乱来的么?果然儿童锁都只能防一岁以内的儿童和老人?